当前位置:炮文屋>书库>穿越历史>我在现代留过学> 第904章 赵煦:大辽皇叔祖,已经接近圣人了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04章 赵煦:大辽皇叔祖,已经接近圣人了

  第904章 赵煦:大辽皇叔祖,已经接近圣人了!
  元祐二年九月壬申(23)
  赵煦在沈括的陪同下,来到了专一制造军器局,位于汴京城的茶磨务作坊中,视察第一台由水力驱动的太母车。
  这台水力太母车,老实说,没有什么太多创新的地方。
  所用的,几乎都是现成的技术。
  大部分来自,苏颂的元祐浑运局。
  结构也很简单,整个结构,通体都是木制,其工作原理更是一目了然——就是通过水力来驱动一对木制的车轮转动,车轮再带动四个滚筒转动,纱从两个滚筒中间通过,然后由另外一对滚筒拉伸,最后纱通过安装在机器下面的一个装置,被缠绕到转动的木轴上。
  论工作效率,它比手动的太母车要快好几倍。
  唯一的问题,因为黄河泥沙的缘故。
  汴河在事实上是一条悬河,所以,这种机器只能在曹河、惠民河、金水河等流域使用。
  而且,可能还需要在相应的水力纺纱工厂附近,建造人工坝,以提供动力。
  考虑到如今反复无常的气候特点,赵煦只要不想汴京城随时随地的被洪水变成汪洋。
  那么,水力太母车的工厂,就只能在远离汴京的下游区域建设。
  同时,它还不能离汴京太远,以防失去控制。
  所以,能选择建设的地方,就那么几个。
  但不管怎么说,水力太母车的出现,都意味着,赵煦距离他想要的东西,又近了一步。
  所以,他重重的赏赐了,直接负责研发水力太母车的工匠们。
  主管此项目的,专一制造军器局的两个选人文臣,直接当场特旨免于京削,就地改官!
  从选人秒飞京官!
  而负责具体技术和建造的几个大匠,则都得到了官身——虽然都是伎术官。
  剩下的相关参与者,则是人人都拿到了赵官家的大礼包——赐交子各五十贯,免当年赋税,同时允其子弟一人,入专一制造军器局为学徒。
  这是赵煦现在的做事风格。
  从现代学到的。
  想要让员工变成狼?
  很简单——给足钱,给足待遇,同时对优秀人才和项目主管期权拉满。
  赵煦在现代认识的很多初创公司的老板,就是这么玩的。
  只要钱给足了,待遇也满上。
  干一年,奖金顶别人七八年的那种。
  996算得了什么?
  若在这个基础上,员工们再知道,只要自己公司的项目成功了。
  自己履历上有了这一笔后,随便出去,都会被人疯抢,年薪随便百万起的话。
  那么,员工们会恨不得吃住都在公司。
  当然了,能这么玩的,都是高科技公司,且老板属于技术宅。
  那些只是看到风口,就想着入场跟风分一杯羹的家伙。
  是既不可能,也做不到这样的事情。
  他们只会给员工重复一万遍‘奋斗’‘努力’,而只字不谈待遇。
  这就是在耍流氓!
  好在,作为皇帝,赵煦最不缺的就是随手印出来的交子以及随口提拔的官职。
  他缺的是人才!
  懂技术,懂管理,还懂协调的人才!
  那些科举,现在所无法选拔出来的工程师官僚!
  所以,专一制造军器局中的官僚,只要做出成绩,提拔速度都是火箭式。
  像今天这样,选人当场直接飞升京官的事情,已经发生了好几次。
  这叫千金市马骨。
  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在玩,但非常有效的政治手段。
  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。
  天子喜格物,自然就会有士大夫,开始关心、学习、研究。
  结束茶磨务的视察,赵煦在御龙直的护卫下,正要乘车离开此地,前往开封府府衙。
  赵煦在这个时候,听到了茶磨务外的街巷中,那由数百名禁军所组成的人墙外传来的熟悉的声音。
  “大家!”
  是石得一!
  赵煦在御车前,停下脚步。
  就见着石得一,手持着一面令牌,穿过被禁军让开的一条通道,快速来到赵煦面前,俯首拜道:“大家,通见司方收到的辽主国书以及林舍人传回来的奏疏……”
  赵煦听着,眯起眼睛来。
  “辽主国书?林希的奏疏?”
  算算时间,辽主天安节也就过去不到十天。
  所以……
  天安节当天,或者之后两天,宋辽谈判就有进展了?
  “这林希办事效率可以啊!”
  便见着石得一,将两张元书纸,呈在手中,献到赵煦面前:“此内东门司,所誊抄的国书副本及奏疏副本。”
  赵煦嗯了一声,伸手接了过来。
  他自是知道,耶律洪基的国书原本和林希奏疏原本去了哪里?
  崇文院!
  这是祖制,一切国书、臣子奏疏原本,都要存档到崇文院。
  以便子孙有迹可查,有例可依。
  只不过呢……
  崇文院那地方,经常会出一些意外。
  比如说,仁庙之前的文牍,就全部被大火烧掉了。
  濮议时期的很多文牍,也都被老鼠咬坏了。
  还有就是,当年王安石宣德门下马事件的时候,存放在崇文院的一些仁庙有关允许宰执到左右昭庆门前下马的诏书,也莫名其妙的不知所踪。
  总之,崇文院中,一切皆有可能。
  正是因此,自元祐元年以来,每一任秘书少监,都是赵煦亲自任命的。
  同时,崇文院内,负责维护、保养文牍的内臣,也都是赵煦让刘惟简等人亲自挑选出来的可靠之人。
  为的嘛……
  自然是保证,在他需要的时候,可以从中找到一份【祖宗德音】。
  且这【祖宗德音】一定要能给他的行为、政策背书。
  总不能说,这崇文院,士大夫们摸得,赵官家就摸不得了吧?
  将耶律洪基的国书看完,赵煦眯起眼睛来,他回头看了一眼茶磨务的官署。
  耶律洪基,居然在国书里提议,把高丽近海的那几个岛,作价三百万贯交子卖给大宋?
  同时,他还提出,只要大宋同意,那么高丽人曾经大宋的——允许大宋商场,自由出入高丽港口的事情,他就当赠品送给赵煦这个侄皇孙了。
  赵煦看完,心里头只有一个想法。
  “皇叔祖!”
  “您就是朕的亲皇叔祖啊!”
  在赵煦眼中,那几个耶律洪基想卖的岛屿和他答应的允许大宋商船,自由出入高丽港口的条件一比。
  显然,那几个岛才算是赠品!
  为什么?
  因为,这是自由贸易啊!
  赵煦心心念念了很久的自由贸易!
  耶律洪基答应的这个条件,等于将整个高丽市场,对大宋敞开大门!
  “想不到大辽皇叔祖,居然也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!”
  “看来,朕是真的错怪皇叔祖了……”赵煦在心中感慨着。
  谁说辽主粗鄙不通圣人之道了?
  大辽皇叔祖的思想,明明就很开明嘛!
  这都已经近乎接近圣人了!
  赵煦决定了,从今天开始,耶律延禧就是他异父异母的亲兄弟!
  他一定会像爱护自己亲爱的十三郎一样,在将来好好疼爱延禧皇弟!
  他保证,绝不让延禧皇弟,落得和其历史上一样的结局。
  至少,只要好弟弟倒戈卸甲,以礼来降,赵煦保证,耶律家可不失二王三恪之礼。
  只是……
  赵煦捏着手里的元书纸,他忽然就想起来了。
  貌似好像大概,现在辽国人实控着一部分日本?
  是不是有机会,让辽人答允,对大宋商船开放其所控制的日本港口呢?
  自由贸易,当然要自由到底了!
  总不能,只自由高丽吧?
  若是这样的话,那皇叔祖是不是还可以答应,大宋商场自由出入大辽辽阳府所领的诸港?
  想到这里,赵煦忽地笑了。
  因为他知道,高丽、日本或许能商量。
  但,辽阳府辖区的那些港口,辽人是绝对会对大宋严防死守的。
  因为,辽人害怕,大宋和渤海女直,勾搭起来!
  为了防止大宋,牛了渤海、女直。
  辽人可是在沿海,建立起了严格的边防,号称是海上长城!
  所以啊,辽人再缺钱也不可能答应的。
  不过……
  试试嘛,又不要钱,万一答应了呢?
  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