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炮文屋>书库>都市生活>武当青书:诸天荡魔至洪荒> 第773章 章台一战引得大佬侧目(加更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73章 章台一战引得大佬侧目(加更)

  第773章 章台一战引得大佬侧目(加更)
  嬴政对宋青书如今可谓是敬仰加崇拜,坚毅如始皇,如今也不过是个二十六岁的大男孩罢了。
  宋青书那不可匹敌的浩然荡魔之躯,将成为他皇道之途上,绕不过去的精彩一幕。
  至少,他不会如原来那样小觑天下英雄,知道这世上真的有人力所极,震天撼地!
  宋青书可不愿意在统一天下的节骨眼上,嬴政的头脑被复仇所蒙蔽。
  当即拍了拍嬴政的肩膀,看了看那些敬畏恐惧的看向他的文武大臣,平和却又坚定的说道。
  “阴阳家也好,百家也罢,我华夏治国,内存圣贤之道,外施王霸之术。
  只要能兴国安民,皆可用之,矫枉不必过正!”
  他可不希望,自己这好徒弟弄出什么罢黜百家,独尊法术或者儒术的调调来。
  自古以来,一家独大都会尾大不掉。
  朝中无派,千奇百怪!
  嬴政闻听此言,目光灼灼,深感其中的玄妙。
  “好,我听师父的,那就先灭了五国,尤其是楚国。
  先前那昌平君便劝寡人接见荆轲等一行使者,说什么秦楚多年姻亲,当以和为贵!
  如今看来,分明是早有蓄谋,还有那楚南公,也为楚国张目。
  相父,李斯!”
  越说嬴政是越气恼,更是口口声声骂着楚王的狼子野心,燕丹的忘恩负义!
  宋青书也不做声,看着嬴政的表演,这个拿着开卷剧本的始皇帝,正好借着今日之事,再次清理朝堂,激浊扬清。
  其实他也很累,但此刻却还需要继续给嬴政站台,只有携杀人之威,罢黜那些别有用心之徒,才不会引发朝野动荡。
  嬴政年纪虽轻,但深谙帝王之道,最后把炮火转向了吕不韦和李斯,两人神色肃然,当即拱手而立。
  今天朝会波澜起伏,嬴政这个年轻的秦王临危不惧,淡定从容必将在文武大臣的心中,再刷一波威望!
  他们二人不管有多少功利之心,如今也都只能夹着尾巴做人,甚至短期内,排除异己都不敢明目张胆。
  “臣在!”
  看着乖巧如猫犬的两个宰辅,嬴政心头也是长出一口恶气。
  世人都说他大秦是虎狼,可是他嬴政其实并不嗜杀,至少他有生之年,从来不惧什么功高震主,也没杀过什么大将功勋。
  对于吕不韦,他的感情是复杂的,能为他所用,便真的是以国事相托。
  如今文武分两府,相权分三省,外还有一个御史台,吕不韦不可能一家独大。
  只是今日这场大战,才算是彻底熄灭了他眼眸中的野心。
  至于说失去的权利心底的失落,工作有情绪嘛,很正常!
  “着你二人联合御史台,对牵涉昌平君谋逆行刺的人员,好好筛查一番。
  我大秦,该心思统一,伐灭五国了!”
  吕不韦和李斯这一老一少,对视一眼,知道从今以后,大秦的朝堂,再无楚贵派系,顶多就只有李斯这个楚人团结一部分新派系。
  好在,嬴政让他们来操刀,当即拱手领命。
  “喏!”
  宋青书看着大局已定,便对嬴政说道。
  “今日之战,我身受重伤,需要闭关修养一些时日,洛阳之战,便交给盖聂和卫庄二人吧!”
  嬴政一愣,刚才不还好好的吗?
  却见宋青书给他眨巴眨巴眼睛,心头一动,顿时了然。
  今日一战,宋青书几乎以一人之力,屠戮了燕丹的刺客天团和大半个阴阳家。
  想必不管是五国合纵之人,还是东皇太一都会气恼心忧吧!
  与其日日在明面上防贼,还不如转入暗中谋划。
  这一刻,嬴政觉得自己洞悉了宋青书的谋划,当即挂上一脸忧虑,沉声说道。
  “师父好生修养,讨伐楚国,为你报仇之事自有我来谋划。
  即日起,寡人要让这天下,都颂扬真武荡魔之名,知晓我大秦长剑之利!”
  说完之后,直接对身后的影密卫吩咐道。
  “通知下午,大秦少府内所有的名贵药材全部送入真武观!
  另外调遣一半的影密卫力量,守护在师父周围,不可让宵小打扰。
  罗网的探子全部给寡人撒出去,确保没有人敢在咸阳闹事!”
  “喏!”
  荆轲刺秦!
  消息传出,天下哗然。
  列国多以英雄论之,只有大秦百姓鄙夷唾骂。
  如今的嬴政,经过几次宽刑减赋,可是很得民心。
  随着荆轲刺秦失败,还有宋青书一人独占群雄的辉煌战绩。宋青书一战尽灭阴阳家,更是让天下噤声。
  道家天宗,北冥子和赤松子正在对弈。
  黑白之间,好似天地棋局,众生在演绎。
  当今天宗掌门赤松子最先开口问道。
  “师父,这武当宋青书,和他口中的道教,不知道您如何看?!”
  北冥子捋了捋自己雪白的长胡须,一双眼眸好似通过这棋盘,看透九州气数。
  “局外之人,带来的异数,未尝不是我道家崛起之机。
  当今显学,非儒即墨,我黄老之学,也需落子。”
  赤松子闻言,眉头微微皱起。
  “听闻他已经接下墨家矩子令,还会与我道家合流吗?!
  请...您....收藏_6191书1吧(六\\\九\\\书\\\吧!)
  而且我观此子,杀伐果断,武当信崇的真武荡魔大帝,秉承诛邪荡魔之志,与我道家的清净无为,恐不相符啊!”
  北冥子摇了摇头,一双眼眸好似有星芒闪烁,满含深意的说道。
  “赤松啊,你错了,我道家尚且三分为天宗,人宗和阴阳。
  清净不一定非要无为,有时候无不为之,涤荡尘埃方能得大清净!
  眼下,大秦统一天下之战在即,我也该下山,为我天宗寻一个好苗子,说不定日后也能和那武当青书,媲美一番!”
  叮!
  说完这话,北冥子的身影,已经从棋坪之上消失不见,唯余一枚白棋,坠落棋盘间。
  而那个位置,正是天元!
  赤松子愣了一下,随即悠悠说道。
  “看来,我要多一个师妹或者师弟了!”
  小圣贤庄,好似与天地气机相合,自称不会一点武功的荀子,正看着眼前听课的张良,一双智慧的眼眸,今天却总是思想开小差。
  “子房,君子养心,莫善于诚。
  今日,你的心似乎不在小圣贤庄了。”
  被班主任抓包的张良,一张温润如玉的帅脸顿时满是羞惭,以标准的儒家之礼,拱手行了一礼后说道。
  “先生,今日良接到了韩非兄的来信,他说河南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。
  秦王嬴政虽然有志天下,却并未增加苛捐杂税,这都是国师宋青书的功劳。
  先生觉得,这宋青书,何许人也?!”
  张良很迷茫,实际上从韩国灭亡后,他一直很迷茫。
  曾经宋青书试图挽留过他,并与他就权谋术治,和外王内圣知行合一进行过一番辩论。
  张良自然是没有说赢宋青书,但却依旧不愿意留在秦国的韩土,而是选择来小圣贤庄求学。
  只是这书越读越多,人却越来越迷茫。
  他不知道世人口中的暴秦,那个灭了韩国的西陲大国,怎么会转变这么大。
  高中生的年纪,缺少了实践的经验,除了嘴硬和叛逆般的倔强,此时的张良还不是日后的谋圣。
  荀子大德,自然不难看出张良的疑惑。
  “子房啊,我曾经也去过秦国。
  秦六世有胜,数也,非幸也。
  秦国重视刑法吏治,轻视仁德士君子的礼仪方略,县之以王者之功名,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。
  如今的大秦,文武并重,百家并举,敬其在己者,骋能而化之,早已与诸国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。”
  张良默然,他想到韩非的信,想到了宋青书的论,似乎越对比都是自己的格局小了。
  “良不知天命为何,却也明白老师提出的人定胜天之理。
  可是宋青书以道教自居,行诛邪荡魔杀伐之举,如此弄险,岂是治国大道!”
  荀子闻言笑了,从身后掏出了一封信笺。
  如今秦纸贩卖天下,他作为小圣贤庄中的隐形大贤,自然是不缺的。
  “子房既然心有疑惑,不如去秦地走走看看吧!
  正好我有意请大秦国师入小圣贤庄坐而论道,就麻烦你来送信了!”
  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