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炮文屋>书库>都市生活>华娱:导演只想省钱> 第403章 优美的语言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03章 优美的语言

  第403章 优美的语言
  时间往前推。
  电影节开幕式当天。
  昆汀出现在电影节得红毯上,立马获得了大量的关注。
  昆汀是谁啊。
  电影大师。
  而且还是个暴脾气。
  跟这个导演对喷,跟那个记者互怼,甚至在电影节颁奖礼上,还能一边对讨厌他的记者们竖中指,一边轻松愉快地发表获奖感言。
  这样一个人,天生就是热点,焦点的集中体。
  所以,红毯之后,昆汀很快就被无数记者给围住了。
  所有人都想要获得一個能跟昆汀对话个只言片语的机会,哪怕是对喷。
  但凡说上两句,这个季度的将近都不用愁了。
  于是,记者们和昆汀之间诡异的对话便展开了。
  记者:“昆汀导演,有人说胶片电影如今被数字电影逐渐替代,电影会逐渐没落,当替代结束的那一天,电影就彻底死亡了。”
  昆汀:“found-mud-pee!xxxx…”
  记者:“昆汀导演,你如今是否感觉到自己逐渐落后于时代?”
  昆汀:“funny-mud-pee!xxxx…”
  记者:“昆汀导演,有人说xxxx,你觉得正确吗?”
  昆汀:“right-ur-mother-right!xxxx…”
  离谱,但有有一种诡异节奏感的短句,一下子把不明所以的记者们给干懵了。
  这种一听就知道不是啥好话,但又意外有些朗朗上口的感觉是怎么回事?
  而国内的记者们听到这些话,只是稍微迟疑了几秒钟,随后反应过来,立马就绷不住了。
  尼玛。
  昆汀能说出这话来,就离谱?
  关键是,昆汀是从哪里学来的这话?
  或者说,这话是谁教的?
  几个记者对视一眼,总觉得面前的场面似曾相识。
  好像在去年就见过一次。
  几个人聚在一起,彼此交换着信息。
  “这味儿,我好像品尝过。”
  “而且很特么熟悉。”
  “我听说之前,姜闻导演,周墨导演,德尼罗,还有昆汀在一次宴会里聊得很开心,只是记者们没进去。”
  此话一出,几个记者头立马就抬起来了。
  “就是周墨了,肯定没错。”
  “真不愧是周导,这种风格一下子就上来了。”
  “感谢周导,总是能给咱们送上新闻,周导,你是永远嘀神。”
  有一个明显年轻一些的记者举起手,弱弱地说了一句。
  “怎么就确定是周导了呢?万一是姜闻导演呢?不是说姜导也和他们一起了吗?”
  其余几个人,听见这话,立马就笑了。
  有一个资历深些的,拍了拍新人的肩膀。
  “兄弟,你想多了,如果这几句话是姜导教的,估计就是踏马的了,跟这种类型的话不沾边。”
  “哦哦……”
  解决完最后一个问题,老资历直接一挥手。
  “兄弟们,今晚回去直接开始写,时不待我,明天早上五比要把今天晚上的情况传遍整个娱乐圈!”
  “吼!”
  ……
  于是。
  时间回到现在。
  周墨杠一睁开眼睛,看到的就是网络上全部都是在讨论:
  周墨又开始输出“国粹”一事。
  每篇文章的内容,基本都是围绕昆汀昨天晚上的发言展开,附上的照片也是各个角度的昆汀。
  但每一篇文章,也都离不开周墨。
  特别是有一篇文章的名字特别搞。
  叫做:
  《周墨在搞文化输出》。
  全篇下来,周墨没有出现过一次。
  有人问周墨在哪里。
  文章答曰:
  周墨在搞文化输出。
  “哈哈哈哈哈哈鹅鹅鹅。”
  大甜甜看着周墨纠结的表情,连形象都不顾了,趴在床上笑出了鹅叫。
  周墨看着一片片报道,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  他倒是不奇怪这种“中式结构”的英文会火。
  前世这些词语就火过一次。
  他只是惊讶于,这波节奏能这么快。
  当初给昆汀教学的时候,确实有搞怪的心思。
  但昆汀也真称得上是活学活用。
  这么快就上嘴了。
  起床洗漱之后,时间基本已经来到了中午。
  再看相关报道的评论,国内舆论也已经炸开了。
  除了少部分,不过做啥,都会嚷嚷着丢脸,丢面,不礼貌,不文明的傻叉外。
  剩下的,绝大多数对此的态度就四个字。
  喜闻乐见。
  “太尼玛欢乐了,明明这词我都是第一次才接触到,但瞬间就明白了什么意思。”“鄙人不才,小学英语不及格,但这个我很会。”
  “米国留子一个,这边还是晚上,我室友问我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,兄弟们,我该怎么跟他解释?”
  “楼上的,听我说,你就说这是打招呼的意思,以后让他见人就喊。”
  “楼上的好狠,不过我喜欢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仅仅是半天的时间。
  不只这几句话,相关的颜文字,甚至还有表情包就已经被神通广大的网友们开发出来了。
  周墨登录自己的账号,果不其然有好多人私信询问这事儿是不是周墨干的。
  周墨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发了个“害羞”的动态。
  其含义,不言而喻。
  于是。
  “周墨输出文化”这条消息,彻底成为各大平台热度第一的热搜。
  甚至还有生意人联系上了周墨公司,询问用不用提前注册商标。
  “会做生意的人,哪儿都不缺啊。”
  周墨感叹道。
  大甜甜听见这话,眉头却突然一挑。
  看向周墨:“你第四期《能说会道》,这两天是不是就要上线了?”
  “是的。”
  “内容就是娱乐圈的赚钱手段?”
  “嗯呐。”周墨点头。
  大甜甜抬头想了想,结合周墨之前给他说的一些内容,默默说了一句:“那这次的话题可就带劲儿了,粉丝经济,应援经济,粉头收益,打榜。”
  光是这些话题聚集在一起,就让人有一种风雨俱来的感觉。
  更何况还是在《能说会道》,这样一个动辄真实播放数量破千万的节目。
  “简直就是鞭炮炸厕所,找屎啊。”大甜甜嘀咕了一句。
  周墨:???
  这铁头娃,怎么狠起来连自己都骂的啊。
  ……
  时间很快来到《能说会道》第四期。
  同样是晚上六点。
  由于这一次周墨在戛纳,所以酶能搞成直播。
  不过他通过视频,还是和几位嘉宾,共同录制了这期节目。
  这一次,王京没来。
  大蜜蜜倒是回来了。
  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对粉丝经济了解无比深刻的人。
  韩更。
  初代从泡菜男团回来的韩流,对从韩流传过来的这一套,可谓是里外通透。
  除此之外,喊韩更来还有一个目的。
  这哥们儿从泡菜回来没多久,就已经跟芒果台交恶了。
  正好,国内现阶段搞粉丝经济最熟练的群体,芒果台,以及台里的那几个主持妥妥的榜上有名。
  也算是给韩更一个机会,让他正大光明地抒发一下情绪。
  节目的节奏还是一如既往快。
  没开始几分钟,就聊到了正题。
  “粉丝经济,这个话题其实算已经不是特别新鲜的,一些浅显的咱们随口说两句,比如歌手演唱会的应援棒啦,演员的周边啦,以及当年几个卫视选秀,大家投票都需要钱,这些其实都是粉丝经济,或者说是应援经济中的一种。”
  “没错,在此基础上,深一些。
  比如说演唱会支持的这类东西,带有官方色彩的节目或许还好一些。
  其他的,基本上你们的投票只能叫做投钱,钱是被公司赚了,但票有没有真的被记录在内,这事儿可不一定。
  10年前的选秀节目,为什么会经常出现,投票到最顶峰的时间,给安插一些其他的事情,等到事情结束,再回到投票环节,票数就变了。
  你品,伱细品。”
  “哦,对了,我说的这种方法,实际上适用于早些年见,毕竟那个时候技术不够发达,这样做也没多少人发现。
  现在不行了,吃相太难看了。
  现在不再明目张胆直接给支持率作假,流行艺人的公司主动参与打榜,砸钱进去,反正绝对不亏。
  因为曝光度就意味着更多的支持。
  事成之后,肯定都能挣回来。
  要么,是跟主办方三七分成,主办方赚大头,公司能把自己的成本捞回来一部分。
  要么,是主办方把钱全部都赚走,娱乐公司了大笔钱,得到一个聚宝盆,这些钱最终都要靠聚宝盆的粉丝们赚回来,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。”
  韩更随口就来了一段致敬。
  屏幕上果不其然出现不少“在山里跪着”的弹幕。
  周墨却有些不满意。
  时间果然是把杀猪刀,连韩更这个大嘴巴都学会谨慎了。
  他本来还等着韩更像过去一样,来一波自爆呢,想什么“偷东西,往同学的水里嘘嘘,把同学电脑卖了换钱”等等。
  结果在录制节目的时候,居然到底一句话对方都没有说。
  回到节目。
  揭秘还在继续。
  截止到目前为止,这一切其实都还是“周边”的范畴。
  随后,周墨话锋一转。
  开始聊起来“粉丝应援会”的内容。
  视频上,大蜜蜜和韩更的表情立马就开始古怪起来了。
  毕竟这俩人,实际上也算是粉丝应援数额比较大的明星。
  “粉丝后援团某种程度上,就跟古代的情报工作者一样,分工明确,分成不同的小组,每组都有各自的任务。”
  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