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炮文屋>书库>都市生活>四合院:从厨师学徒开始> 第325章 《国际化菜谱》出版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25章 《国际化菜谱》出版

  王建业带着陈可佳,来到了对门的丈母娘家。
  将陈可佳怀孕的消息一说。
  陈父陈母都非常高兴,他们要做姥姥姥爷,要有外孙子或者外孙女儿了呀。
  待到下午五点钟。
  王建业又带着陈可佳回到了南锣鼓巷的家里。
  听说陈可佳怀孕了,王建业要做父亲了,自己要有孙子或孙女,自己要有外甥或者外甥女。
  张兰、王建婷、王建楠他们都很高兴。
  一个个围在陈可佳身边,关怀着生活,畅想着未来孩子出生,会有多么的有意思。
  王建业准备做菜,陈可佳想帮忙,张兰都不让。
  “妈,我只是怀孕了,又不是生病了,这些活儿都能干。”
  陈可佳无奈道。
  张兰头回当婆婆,是太小心了。
  只好和陈可佳一块帮忙给王建业打打下手。
  至于王建婷王建楠她们,还没有闲着,由王建业指使,该干嘛干嘛。
  很快在分工协作下。
  王建业做出了一大桌子的饭菜。
  每一道都是国宴级的水平,都附带有那四种特殊效果。
  王建业突然想到,陈可佳现在怀孕,那她肚子里的宝宝,会不会因为陈可佳吃这些附带特殊效果的菜品,从而也获得特殊加成呢?
  真要这样,那这个宝宝刚生下来,就有了不得的智商,了不起的力气……
  嗯,不会把接生的医生给踢飞了吧?
  王建业想了想,难说。
  傻柱的手艺在王建业的指点下,经过这几个月的练习,突飞猛涨。
  成功的调离了原来的食堂,进入了轧钢厂另外一个大食堂。
  许大茂也进入了轧钢厂的宣传部门,当放电影的学徒,也就是跟着他爹许富贵学习放电影的手艺。
  贾东旭进入轧钢厂两年,虽然有易中海这位高级钳工的教导,但他还是没有转正,依旧领着学徒那点微薄的工资。
  还不如秦淮茹赚得多呢。
  现在的秦淮茹早就实习招待转正,成了丰泽园的正式二等招待,一个月赚二十多块钱。
  刘家的刘光天刘光福俩小子,以前见他们爹刘海忠和大哥刘光齐吃肉不带他们,就鼓足劲自己赚钱,前不久请王建业给他们做点儿好吃的。
  结果被刘海忠发现,经常找各种理由,揍这俩小子一顿,让他们心生逆反心理,一个个的在心里面发誓,将来长大一定要搬出去住,再也不回来了。
  易中海和张兰都是钳工,并且在同一个车间,易中海做钳工的时间,比张兰多好几年。
  易中海成为中级钳工的时候,张兰才刚进到轧钢厂当学徒。
  后来易中海晋升为高级钳工,张兰才转正。
  现在几年过去,张兰成为了高级钳工,并且在技术上,已经超越易中海了。
  以前易中海是车间里的钳工大拿,现在换成了张兰。
  易中海挺郁闷,怎么自己比张兰早进厂这么久,结果到头来,技术还不如人家呢?
  前院的闫家老大闫解成,想拜王建业为师不成,就去了翠华楼当学徒,干一些杂活儿。
  在剧中,闫解成没学过厨。
  而现在,受到王建业成为国宴大厨的刺激,闫阜贵就让孩子去学厨。
  将来有出息更好,没出息的话,也能从后厨带点菜回家,这样家里每天就能省不少钱呢。
  闫阜贵打得一手好算盘。王建业在院里吃过晚饭后,又待了一会儿,然后骑上自行车,带着陈可佳回到了前门独院儿。
  隔壁就是徐慧真的小酒馆儿,这会儿正热闹着呢,传来人声沸沸。
  现在徐慧真跟剧里一样,娶了蔡全无,俩人一块经营着小酒馆儿,生意还算红火。
  作为街坊邻居,王建业经常带着陈可佳光顾生意。
  不过陈可佳怀了孕,今后就不能再和陈可佳到小酒馆喝酒去了。
  回到家里。
  王建业继续拿出草稿写作,这是他的第二本国际化中华烹饪菜谱。
  第一本在国外美食届,引起了不小反响,官方就催促他别哪儿乱走了,赶紧写菜谱二吧,外国人民还等着要呢。
  陈可佳烧上了热水,简单的收拾一下家务。
  忙完,坐到了王建业旁边,看着他几乎不假思索的写着菜谱。
  见过很多次了,但还是惊讶,在王建业写完一篇停顿后,忍不住问道:
  “老公,你是怎么写的这么快的呀?是提前在脑子里打好稿子了吗?”
  王建业放下手中的钢笔,活动了一下手腕,笑着解释道:
  “这些菜我全部精通,只是将它们改造成适合外国人的口味和做法而已,没那么难。”
  陈可佳崇拜地看着他:“老公你真利害。”
  被那些洋人夸赞,王建业不觉得有什么,但被自己老婆夸赞,王建业就非常得意。
  “你男人嘛,当然厉害了。”
  ……
  六月份。
  王建业写完自己的第二本《国际化中华烹饪菜谱》后,就将其交给了官方,再由他们安排在国外出版。
  王建业就只用负责写,负责收钱就完事儿了,其余的都由官方代理。
  之前王建业推出的第一本《国际化中华烹饪菜谱》,里面有56道菜。
  这回推出的第二版,里面有81道菜。
  都是王建业精挑细选,将中华八大菜系以及一些老百姓的家常菜,还有著名地方小吃等等,写在了里面。
  当然,这些著名地方小吃,是不包括老bj的卤煮、炒肝儿、焦圈儿、豆汁儿的。
  毕竟这些东西,外地人都有可能吃不惯,更不用说外国人了。
  七月份。
  《国际化中华烹饪菜谱》第二部终于翻译成各国语言,成功的在各国出版,许多买了第一部的洋人,在第一时间买了第二部。
  这两部加起来,一共157道菜,一天做一道不重样,也够他们做五个月的了。
  “哦天哪,王师傅简直是个天才,居然会做这么多道菜。”
  “王师傅写的真特么的好,我跟着上面的内容,能很轻松地做出来。”
  “我真想去中华亲眼见一见王师傅啊。”
  “如果王师傅是我们国家的人就好了,那样我们国家就不会被称为美食荒漠了。”
  “将来我一定要去趟中华,尝尝王建业做的大餐。”
  “……”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